

【来源:儿科 作者:徐晓】
7 岁的昊昊咳嗽了三天,还不时喘着。以往昊昊一感冒就咳嗽,妈妈没太在意,在家找了些咳嗽药和感冒药让孩子吃,期望能扛过去。然而,前半夜昊昊突然称胸闷、喘不上气,妈妈急忙带他赶到儿科急诊室。此时的昊昊难受得一声不吭,胸部 CT 检查显示:纵隔积气!妈妈震惊不已:“啥?我儿子把肺咳破了!?”
医生追问病史后得知,昊昊平常感冒就易咳嗽、喘,每次做雾化就会好转,但妈妈用药断断续续,认为孩子爸爸有鼻炎,孩子可能是遗传,长大了就好。昊昊还有“湿疹”“鼻炎”等症状。结合孩子的症状体征和胸部 CT,医生向昊昊妈妈详细解释了病情。原来,昊昊这次是由于支气管哮喘发作导致了纵隔气肿。
一、纵隔气肿是什么?
纵隔气肿是指空气从肺部、气管或食道渗漏,进入纵隔胸膜内结缔组织间隙之间,致使纵隔腔内出现游离空气。可分为自发性、外源性、医源性三种,儿童以自发性纵隔气肿较为多见,常见原因包括支气管哮喘、肺炎、支气管异物、剧烈咳嗽、剧烈运动等。
二、纵隔气肿有哪些表现?
临床表现与纵隔积气量有关。积气量少的话,症状轻微,有时仅表现为一过性胸痛;重症患者则会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甚至面部和颈部肿胀。此外,纵隔气肿还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比如气胸,纵隔内的气体可能破入胸腔,加重呼吸困难;皮下气肿,气体沿筋膜间隙扩散至皮下组织,皮肤肿胀有捻发感;呼吸衰竭,严重时影响通气和换气功能;循环系统并发症,纵隔积气压力过高压迫心脏和大血管,导致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等。
三、如何预防纵隔气肿?
要积极治疗孩子的基础疾病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饮食方面,避免暴饮暴食,均衡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选择清淡、细软、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同时,尽量减少与纵隔气肿发生有关的剧烈运动,保持作息规律,注意休息。
经过积极治疗,一周后昊昊康复出院,出院后也开始了哮喘的规范治疗。两个月随访时,哮喘控制得很好,妈妈感慨这次昊昊省心了,很久都没咳嗽过。希望家长们能重视孩子的健康问题,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让孩子们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