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
健康教育> 好医生说健康>

当“便秘来敲门”,该如何应对?

来源 : 兰溪市人民医院        发布日期 : 2024/12/20 10:10:15

【来源:门诊    作者:叶晓岚】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表现为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却有便意但便而不畅。

一、正常排便频率

1. 形态正常的便,每日少于 3 次。

2. 每 3 日至少排便一次且排便量正常。

二、病因病机

1. 病因:

• 饮食不节:过度食用辛辣肥甘厚味,会致胃肠积热、大便干结;恣食生冷则易使阴寒凝滞、胃肠传导失司而便秘。

• 情志失调:忧愁思虑过度或久坐少动,易致气机郁滞,通降失常,传导失职,糟粕内停,造成大便秘结。

• 老年体虚:素体虚弱、病后、产后及年老体虚之人,气血两亏,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血虚则津枯肠道失润,甚至阴阳俱虚。阴亏致肠道失荣,大便干结、便下困难;阳虚则肠道失于温煦,阴寒内结,便下无力、大便艰涩。

• 感受外邪:外感寒邪可致阴寒内盛、凝滞胃肠、传导不行而成冷秘;热病后肠胃燥热、耗伤津液,也会使大肠失润,排便困难。

2. 诊断依据:

• 排便间隔时间比自己习惯多 1 天以上,或两次排便间隔 3 天以上。

• 大便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

• 常伴腹胀、腹痛、口臭、纳差及神疲乏力、头眩心悸等症。

• 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倦过度等病史。

三、便秘的危害

长期便秘可导致:

1. 原有冠心病患者过度用力排便可诱发心绞痛及心肌梗死,高血压者可能发生脑血管意外。

2. 合并前列腺肥大者会因粪便滞留压迫而加重排尿困难和尿潴留。

3. 可能因肠腔内毒素过多吸收而出现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失眠等。

4. 使老年人发生各类疝的可能性增加或加重疝的病情。

5. 便秘者排便时间长,由蹲位站起时可能因体位性低血压致脑供血不足而晕厥跌倒。

6. 长期应用泻药可致结肠黑变病,长期便秘者还易患结肠癌。

四、应对方法

1. 调整生活习惯:

• 规律排便:每天固定时间尝试排便,如早餐后半小时,培养排便反射。

• 适度运动:增加散步、慢跑、瑜伽等运动,促进肠道蠕动。例如每天散步 30 分钟以上。

2. 调整饮食:

• 增加膳食纤维:多吃蔬菜(如菠菜、西兰花)、水果(如苹果、香蕉)、全谷类(如燕麦、糙米)食物,使大便松软易排。

• 保证饮水:每天喝 6 - 8 杯水,可选择白开水或淡茶水,防止大便干结。

• 避免不良饮食:减少辛辣、油腻、生冷食物摄入。

3. 调节情绪:避免紧张、焦虑、忧愁等不良情绪,通过听音乐、深呼吸、旅游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良好心态。

4. 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腹部,每次 10 - 15 分钟,每天 2 - 3 次,促进肠道蠕动。

5. 药物治疗:便秘严重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缓泻剂(如乳果糖)或促动力药(如莫沙必利),但不可长期依赖,避免副作用。

若便秘持续时间长、症状严重或出现便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