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心血管内科 作者:陈佳苗】
如果你超重或是肥胖,还整天紧张焦虑、缺乏运动、长期失眠,时不时还有抽烟喝酒、高盐高脂的饮食习惯,尽管年纪轻轻30多岁,请务必监测你的血压,尤其是舒张压的数值也就是常说的“低压”有升高,你很可能是高血压病的高危人群。
“年轻”并不是高血压的禁忌,一直被贴上“老年病”标签的高血压,中青年的患病人数并不少,只是“隐匿的症状”和“年轻”等干扰因素,很多年轻人得了高血压病自己也不知道。对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整体诊治情况,就是“难发现”更“难管理”。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多数为轻度的血压异常,基本没有明显症状,有时出现头晕、头疼等身体不适,年轻人也不会想到是高血压,不少中青年高血压都是在体检中或是随机血压测量中发现的。
这种隐匿的症状,使得很多年轻高血压患者处于“高危不自知”的状态。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舒张压(低压)升高明显,一定要提高警惕,这也是中青年高血压的一个显著特点。
年轻人(因为没有动脉硬化)大动脉弹性好,动脉壁可以很好地缓冲心脏收缩时血流的冲力,但中小动脉阻力增加,所以高压(收缩压)趋于正常,舒张压(低压)往往升高,同时年轻人高血压患者中,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的比例,较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更高,往往伴有心率增快。
对于所有高血压患者而言,降压目标均应低于 140/90 毫米汞柱,若患者可耐受,可将目标进一步降至低于 130/80 毫米汞柱。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查出高血压就必须马上吃药。
如果是首次发现的一级高血压,即血压在 140 - 159/90 - 99 毫米汞柱,也被称作轻度高血压,建议先进行三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限制盐的摄入,增加富含钾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和豆类,减少脂肪和胆固醇摄入;控制体重,使腰围达到男性小于 90 厘米、女性小于 85 厘米;戒烟限酒;增加运动量,如慢跑、骑自行车或游泳等;减轻精神和心理压力。三个月后若血压没有降下来,再启动药物治疗。
当血压在 150 - 159/95 - 99 毫米汞柱时,就需要生活方式干预和吃药同时进行。而对于血压超过 160/100 毫米汞柱(二级或三级)或有高心血管病风险的患者,应立即开始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
一、饮食调整
1. 控制盐摄入
• 减少食用高盐食品,如咸菜、腌肉、火腿等。烹饪时少放盐,可使用低钠盐或其他调味品替代部分盐。
• 注意隐形盐的摄入,如加工食品中的盐分,如薯片、方便面等。养成查看食品标签的习惯,选择低盐食品。
2. 增加富含钾的食物
• 多吃新鲜水果,如香蕉、橙子、苹果等,这些水果富含钾元素,有助于降低血压。
• 常吃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如菠菜、芹菜、西兰花等,也是钾的良好来源。
• 适当食用豆类,如黄豆、绿豆、红豆等,它们不仅富含钾,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
3. 减少脂肪和胆固醇摄入
• 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 选择低脂肪的蛋白质来源,如瘦肉、鱼类、豆类等。
• 烹饪时可使用健康的油脂,如橄榄油、玉米油等,减少动物油的使用。
二、体重控制
1. 合理饮食
• 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暴饮暴食。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确保营养均衡的同时控制体重。
• 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食物。
2. 增加运动量
• 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可以分多次进行,每次 30 分钟以上。
• 结合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帮助控制体重。
3.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调节身体代谢,对控制体重和血压都有好处。
• 减少久坐时间,定时起身活动。长时间坐着不动会导致脂肪堆积,增加高血压的风险。
三、戒烟限酒
1. 戒烟
• 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年轻人应坚决戒烟,远离二手烟环境。
• 可以寻求家人、朋友的支持和帮助,也可以参加戒烟互助小组或使用戒烟辅助产品。
2. 限制饮酒
• 过量饮酒会升高血压,年轻人应限制饮酒量。男性每天不超过两杯,女性每天不超过一杯(一杯酒的标准为啤酒 355 毫升、葡萄酒 150 毫升或烈酒 45 毫升)。
• 如果有高血压或其他健康问题,最好避免饮酒。
四、增加运动量
1. 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
• 除了上述提到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还可以尝试其他运动方式,如瑜伽、太极等,这些运动有助于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身体状况选择运动项目,确保能够坚持下去。
2. 制定运动计划
• 制定每周的运动计划,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逐渐增加运动的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受伤。
• 可以找一个运动伙伴,互相监督和鼓励,提高运动的积极性。
3. 注意运动安全
• 在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如快走、拉伸等,预防运动损伤。
• 运动过程中注意呼吸节奏,避免憋气。如果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寻求医疗帮助。
五、减轻精神和心理压力
1. 学会放松
• 掌握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渐进性肌肉松弛等,帮助缓解紧张情绪。
2. 合理安排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