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公共卫生科 作者:舒惠瑄】
肺结核作为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空气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潜伏性结核感染者和治愈的结核病患者不具有传染性,但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吐痰时,会把结核杆菌排至空气中,吸入少量这类细菌就可能感染。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但也可侵犯其他器官。
一、肺结核的症状
肺结核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而异,但常见症状包括:
1. 咳嗽:持续的咳嗽是肺结核最典型的症状之一,咳嗽可能是轻微的、温和的,也可能是严重的,有时可能伴随咳痰。
2. 咳痰:咳嗽时排出的痰可能是清澈的,也可能是脓性的,有时可能带有血丝。
3. 发热:发热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体温可能会有所波动,通常为低热,但也可表现为高热。
4. 盗汗:夜间或运动后出汗,特别是在额头和背部,可能是由于结核病引起的发热和代谢增加所致。
5. 体重减轻:由于疾病引起的食欲不振和代谢改变,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无原因的减轻。
6. 乏力:持续的疲劳和缺乏活力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
7. 呼吸困难:当肺部受到结核病侵害时,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尤其是在活动后。
8. 胸痛:胸痛可能表明肺部有炎症或感染,但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
9. 食欲不振:食欲下降和消化问题也是肺结核患者常见的症状。
10. 失眠:由于疾病带来的压力和身体不适,患者可能会出现失眠。
值得注意的是,肺结核的症状可能与其他疾病相似,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之一或多个,特别是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立即就医进行诊断。确诊需要医生的评估和可能的实验室检测,如痰液检测、X光胸片等。
二、肺结核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1. 提高防范意识:普及结核病的相关知识,了解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尤其是在结核病高发区域。
2. 定期筛查:对于易感人群,如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患者、尘肺病人以及老年人等,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筛查。
3. 控制环境传播:在外出时佩戴口罩,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至少1米),可以减少结核病的传播风险。
4. 通风和消毒:注意居住环境的通风换气,可以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结核杆菌的浓度。此外,使用消毒液、紫外线消毒灯、沸水消毒、酒精消毒等手段,可以有效杀灭结核菌。
5.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运动、均衡饮食、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
6. 规范治疗:如果不幸感染肺结核,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完成全疗程的治疗。耐药肺结核的治疗周期更长,但只要遵循医嘱,绝大多数患者都可以治愈。
7. 预防性治疗:对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进行预防性治疗是终结结核病流行策略的关键措施之一。
8. 宣传教育:参与和支持有关结核病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结核病防治的认识。
通过这些综合性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肺结核的发病率,控制疾病的传播,最终实现终结结核病流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