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呼吸科 作者:孙佳丽】
近期“经济舱综合症”一词登上热搜。一位阿姨,春节返岗坐了近30小时的大巴车,在服务站休息,下蹲时感四肢无力伴呼吸困难,被女儿立即将其送至我院就诊。经初步检查拟肺动脉栓塞入住我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详细询问途中除了上厕所活动外,其余时间基本都是在座位上度过的。因上厕所繁琐,自然而然喝水量也就减少了。
那么什么是经济舱综合症?什么又是肺栓塞呢?
“经济舱综合症”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2000年。一位28岁的英国女孩在经历了20个小时的经济舱飞行后,在抵达伦敦Heathrow国际机场起身的时候突然倒地,送医院后不治身亡。因为病症特殊,有媒体将其命名为“经济舱综合征”。
“经济舱综合征”,实际上是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引起的肺动脉栓塞(PE)。肺动脉栓塞(PE)是指肺部大血管、各分支被各种栓子阻塞的一种疾病。大于95%的肺栓塞患者是由下肢的静脉血栓松动、脱落并移动到肺部血管引发的急症,少数情况下可能由其他物质引起,如肿瘤栓子、气泡、羊水等。
那么下肢血栓又是怎么来的呢?血栓形成的三个危险因素:
*血流缓慢;
*长期卧床休息:被动或被迫不翻身及活动四肢
*长时间保持坐姿:特别是乘飞机长途旅行
*下肢瘫痪:瘫痪导致肌肉无法收缩,血液循环缓减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吸烟
*骨折、重度烧伤或重度感染导致血管损伤
*血液高凝状态;
*高龄、肥胖
*使用药物,例如激素治疗或口服避孕药
*先天因素引起凝血功能异常
这事,重在预防!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或生活方式改变的危险因素:
1.避免长期卧床,如需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及时翻身及活动肢体;
2.肥胖者适当减重,女性应避免长期口服避孕药;
3.戒烟;
4.长期久坐久站患者要可使用弹力袜下肢;
5.乘坐出行工具长途旅行时要定期活动下肢,必要时多饮水。虽然很难改变,但注意后也有助于避免复发或远离疾病的危险因素;
6.先天因素引起凝血功能异常,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凝药物;
7.外伤导致血管损伤,除了积极治疗外,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预防血栓药物;
8.近期曾接受手术且长时间卧床的患者,要注意翻身、腿部按摩,也可做踝泵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