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
健康教育> 好医生说健康>

心梗救治识别与防护

来源 : 兰溪市人民医院        发布日期 : 2022/8/26 9:55:24

【来源:心血管内科     作者:洪沁】

       为加深对心梗严重性与防治重要性的认识,我国于2014年首次确定每年的11月20日为“心梗救治日”,便于提高公众对心梗严重性与防治重要性的认知。心肌梗死被称为心血管疾病中的“头号杀手”,往往在短时间内造成巨大的伤害。

       心梗的分类:分为急性心肌梗死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超过一个月,则称为陈旧性心肌梗死。

心梗主要病因

      (1)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易引起动脉弹性减弱、血管管腔逐渐狭窄甚至完全闭塞,导致心肌局部或部分供血量不足,从而导致局部心肌梗死。

      (2)心肌供氧量不足:除了血流灌注不足外,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肌供氧量不足,如呼吸衰竭、贫血、慢性心脏疾病等,长期的心肌缺氧也导致心肌坏死。

       (3)心肌耗氧量增加:当心肌耗氧量大于血液供氧量时,也可以引起心肌损害,比如高血压、心动过速等。

       (4)栓塞:当冠状动脉被栓塞时,心肌供血量突然被中断,持续时间过长时,易导致心肌梗死,栓塞还可来自深静脉血栓。

心肌梗死有哪些危险信号?

       (1)异常胸痛“稳定性心绞痛”好发于活动后,可出现左胸及心前区的胸痛症状,休息或服药后症状可较前减轻。

但是当胸痛症状的性质出现变化时,例如在静息下也出现胸痛、胸痛持续时间延长、休息或服药后症状没有缓解,此时则称之为“不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是心肌梗死的前兆,潜在并发症为心肌梗死。

        1.胸闷不适,心律失常,呼吸困难:心肌梗死的患者可有为劳累、乏力、大石压胸感、胸部紧缩感、呼吸困难、气喘等表现,均需要重视且及时就诊,心律失常见于75%~95%的患者,以室性心律失常多见。

        2.腹痛、放射痛、出汗、烦躁不安、低血压,休克等伴随症状。心肌梗死的患者除了胸痛的症状,还可以伴随有腹痛、后背、左肩及下颚的放射痛,以及大汗淋漓和濒死感。

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心梗呢?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少饮酒,适量运动,保持好心情。(2)注意饮食习惯:合理膳食,少吃油腻、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注意少食多餐。

      (3)定期身体检查:如有胸闷不适、心悸气短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身体无异常者也应每年定期到医院参加体检。

      (4)避免诱发因素:避免过劳、情绪波动、饱餐、用力排便等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