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呼吸科 作者:孙佳丽】
春季温差大,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呢?
一、换季穿衣应注意:
1. 衣料要保暖透气吸汗
春天天气忽冷忽热, 宜早晚增衣, 中午减衣, 并选择具有一定保暖性而又柔软透气吸汗的衣料。全毛薄花呢是春天套装的上好选料;全棉细帆布、磨绒斜纹布、灯芯绒等也是上佳选择。
2. 体弱者不要过早脱去棉衣
衣少容易受寒, 人体的防御功能就会出现缺口, 会导致流感、关节炎的发生, 为了让人在体内热量下降后免遭春寒侵袭, “春捂”是必要的, 至于捂到什么时候, 则要根据个人体质的好坏来决定。
特别提醒老人、孕产妇、婴幼儿等体质较弱的人, 在换季时不要过早地脱去棉衣, 关节炎患者特别要注意关节部位的保暖。
3.“上薄下厚”, 注意下身保暖
老百姓常说“寒从脚底生”, 一般而言, 人体的下半部血液循环都会比上半身差, 容易受风寒侵害。换季时气温变化大, 因此下半身的保暖非常重要, 建议着装时下身穿得厚一些。
4. 鞋袜要保暖防寒、透气防湿
春天到来, 人们的户外活动明显增加, 故选择春季鞋袜也颇有讲究。春季的鞋袜既要能保暖防寒, 又要能透气防湿, 还要穿着舒适。春天皮肤易过敏, 袜子最好选择纯棉的。鞋子最好选择宽松些的, 郊游远足时选择皮革面料的运动鞋;家居时可选择皮拖鞋, 即保暖又透气;都市上班族可选择软牛皮面料皮鞋。
二、饮食应注意:
1、食物多样,来点“粗”
不同的食物提供的营养素不同,没有一种天然的食物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所有营养素。每天吃食物的种类要多一些,这样各种食物所提供的营养成分才能相互补充,满足生活和工作对营养的需求。经常吃点粗杂粮,如玉米面、小米等。
2、缤纷果蔬,加点“野”
每天都吃绿色、红色或黄色的蔬菜或水果,因为深色蔬果中比浅色的含有更多的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
3、动物食物,悠着点
动物食物可以提供优质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每天应该适量吃些动物性食物。动物肝脏中含丰富的锌、铁和维生素A等营养素,可以经常吃一些。奶制品的营养比较全面,每天最好能吃到一些奶制品。在选择奶制品时要注意看说明,不要把含乳饮料当做奶制品选择。豆制品虽然属于植物性食物,但品种多样,含的蛋白质丰富,应该经常食用。
4、清淡饮食,少油盐
做菜时尽量少用油、少放盐,清淡饮食有益健康。少吃油,可以减少油脂的摄入,有助于控制体重。少吃盐,有助于防控高血压。
5、一日三餐,巧安排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早餐!早餐不能忽视、马虎,不仅要天天吃,而且还应该吃饱、吃好。中餐不能凑合,“复古式”的自带“便当”,晚餐不必大鱼大肉地犒劳自己,饮食适度才健康。
三、适当运动
在进入锻炼的正题前,最基本就是要做好热身准备。冬季带给我们的除了寒冷还有僵硬,身体各器官如内脏、肌肉的功能、代谢能力都处于较低水平,骨骼和韧带更是僵硬得很。所以在运动之前,最好先活动活动关节、手肘、舒展身体。可以进行慢跑、骑行等有氧运动,既能防止高烈度运动使人受伤,也可以避免普通人出现运动过量、反而伤身的情况。同时运动过后也要适当补水,维持身体内环境稳定,也对身体健康帮助很大。在运动过后不建议大家立即停止,运动能加速血液循环,如果不能以一些节奏慢的简单运动,血液不能突发性地自动适应身体的变化,血压会猛然下降,心脏供血不足,引起昏迷甚至休克死亡。建议大家慢走五分钟,让身体适应下来,也是运动之后的“冷身”运动。对于老人想要运动,进行健步走可能是最好的选择。走步是最安全、最简便、最经济的有氧代谢运动。可能有人会觉得“走路能有多少运动量呢?”,但是老人运动看重的不是运动强度,而是通过运动的方式让身体各器官、各组织保持基本功能,降低体脂率,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发生的几率。
四、疫苗预防:
对儿童和 65岁以下的成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减少发病率70%~90%。对65岁以上的老 人,预防接种可能只减少发病率30% ~ 40%,但可减少流 感导致的病死率约20% ~80%。以下人群应优先考虑接种流感疫苗:65岁以上的老人或6~23个月的儿童;有基础疾病者,如糖尿病、慢性心肺疾病、器官移植、肾功能不全患者;医务人员或其他与流感患者有较多接触机会的人。
最后,如果出现咳嗽、咳痰、发烧、头疼、食欲不振等不适,应早期去医院就诊,以早期诊治,以免耽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