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通知公告> 医院文化> 行风建设>

【人医札记】“护士,你还记得我吗?”

来源 : 兰溪市人民医院        发布日期 : 2020/6/3 16:47:49

人们常说,生死之间,只隔着一个ICU,在这个抢救重症患者的主战场里,每一分每一秒,对于生命而言,又何止千钧重。不过,千万不要把这个地方想象得很悲惨,这里有阳光,也有感动,更有一群奋斗在一线绝不轻言放弃的医护工作者,与患者一起抗争病魔。


Part 1

护士,你还记得我吗?”


 一如往日的探视时间,我一个个床位地转着,了解患者家属的需求和建议。突然同事告诉我有一位患者家属在找我,顿时心里很疑惑:投诉?亲戚求帮忙?......突然一位带着口罩的陌生男子出现在我面前。


“还记得我吗?小汤护士,2017年,我发生车祸后多发肋骨骨折住在ICU,你对我的照顾,我一辈子都记得,出院后很想来谢谢你,因为ICU的特殊性进不来......”话说到一半,老张(化名)哽咽了,从口袋掏出一个信封就往我口袋里塞,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已经匆忙离开了。


瞅了一眼,厚厚一沓现金!


 我的天。我赶紧追了上去,我告诉老张(化名)我们是有纪律的,这钱我绝对不能要,而且关心患者是我的本职工作啊。 一开始,他说什么都要我收下,甚至一度想向我下跪,说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办法可以感谢我。见我坚定拒绝,老张终于收回了信封。我握着他的手说:“你如果真的这么想谢我,就健康长寿地活下去!” 他怔住了,眼圈红了,久久应了一句——“哎”。



Part 2

 回科室的路上,我慢慢回想起那天发生的事情。


多发肋骨骨折引起的疼痛不适感,ICU的无陪护状态带来的孤独和恐惧,以及对自身疾病预后的担忧,都让当时的老张(化名)情绪极度烦躁,甚至开始拒绝接受管床护士的护理照护。我试着上去和他谈谈,发现他所有的排斥都是因为紧张,包括对环境的紧张,对疾病预后不确定的紧张以及对身上“一丝不挂”的紧张。


知其所以然便可“对症下药”,于是我马上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解答他的疑问。我告诉他目前的病情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糟糕,事实上只要他配合我们的治疗,不用多久就可以转科甚至出院的。至于无陪护是ICU的惯例,这是为了让患者可以更好地接受治疗,也能更好地休息,而且我们是有探视时间的,并不是长时间见不到家人。我提议要不要帮他给家里打个电话,他立刻把号码告诉了我,通话之后他的情绪慢慢平复了下来,终于开始配合治疗,安静休息。


后记

有时去治疗,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对于重症患者而言,有时候也许精神上的关爱、慰藉的作用远远大于医学上的治疗和照护,也许你简单的一句“加油”、“不要放弃”会成为患者坚持活下去的信念和力量,精进技术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精神照护,因为它的力量有时候可以无穷大,大到可以让一个人感恩你一辈子。


有人说,进了ICU,你就有半只脚踏进了鬼门关,但是我们科室的每一个人都会拼了命地把你拉回来,生命诚可贵,在ICU的日子我们陪你走,惊心动魄的难关我们一起闯!我希望带给我的患者有温度的护理,这也是我们ICU所有医护追求的目标。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却不觉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