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2日,导管室,胸痛中心及麻醉科团队正进行着一场特殊的手术。
病床上的患者,谢爷爷(化名),已经90岁高龄,是大内科主任何显森的老病患。
五年前谢爷爷(化名)开始出现反复头晕胸闷,多次到金华及我院就诊,检查结果是缓慢性房颤伴房室传导阻滞,医生建议植入起搏器,但是当时的症状并没有影响到日常生活因此家属拒绝了。然而最近几天病情突然加重,稍微做点活动就会觉得胸闷气急,下肢还出现了浮肿,来我院检查后以“慢性心房纤颤”入院。
通过多位医生的耐心解释和劝说,这次,家属终于同意让老爷子做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于是才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由大内科主任何显森主刀,行“左腋静脉造影+单腔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那为什么说是特殊的手术呢?原来老爷子年纪大了,两只耳朵严重耳背,平时家人与他说话都要贴近耳朵大声喊才行。了解情况后,贴心的医护人员拿出了纸和笔,把手术中的注意事项仔仔细细列出来,递给老爷子看——“等下手术时人不要动,有事情说话!”“等会(要)胸口消毒,消毒水有点冷!马上会盖上被子(的)。”“后面会打麻醉针,打在胸口皮肤上,会有点痛”......
这种特别的交流方式,不仅舒缓了患者紧张的情绪,也一下子拉近了医患的距离。两个多小时的手术进行得很顺利,老爷子术后恢复情况良好,两个星期后就在家人陪同下出院了。出院前,谢爷爷(化名)握着何主任的手,不停说着“谢谢你了,何医生!”
自胸痛中心成立以来,已经为上百位耄耋老人成功完成心血管类手术,或是在生死边缘挽救了他们的生命,或是像老爷子一样心脏又可以健康地跳跃,极大提升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他们的寿命。
纸笔间流动着的温情,恰恰是医院优质服务的体现,请相信,我们一直在努力。